08 JUL 2025 張倍齊律師
許多人對法律感興趣,或是有學習法律的需求,但一看到書店書架上那本厚重如磚、密密麻麻的《六法全書》,心中便升起一股無力感,共同的疑問是:「法律,到底該從何學起?」
我自己在國中時立志當律師,也曾滿懷期待地翻開父母為我買的六法全書。然而,書中每個字都認得,合在一起卻完全不懂其意。翻來翻去,只有刑法中關於刑度的部分,如死刑、無期徒刑等,能讓我這個國中生望文生義,但很快也覺得索然無味。那次的嘗試,最終以失敗告終。直到進入大學法律系,我才真正開始理解學習法律的門道。
學習法律,並非單純地背誦法條。若是如此,在資訊發達的今天,人人帶著手機或一本六法全書便能開庭。法律學習的精髓,在於理解其背後的體系與邏輯。這就像修習武功,需要內外兼修。
我喜歡用金庸小說來比喻,因為武學的哲理與學習法律的過程有許多共通之處。
在《倚天屠龍記》中,張無忌練成「九陽神功」後,內力已臻化境。雖然他一開始沒有任何實戰招式,但在深厚內力的基礎上,他學習任何武功都變得極快。例如,他能現學現賣,用空性大師的「龍爪手」擊敗對方。
這就好比我們在大學一、二年級的法律學習。這個階段的重點不是逐條解釋法條,而是建立穩固的「法律內功」,也就是學習「原理原則」。我們透過《民法總則》、《刑法總則》等教科書,去理解法律背後的大方向與大概念。
例如,民法中有「契約自由」與「契約相對性」原則,意思是契約由當事人你情我願訂立,原則上只約束簽約雙方,不能隨意牽扯到第三方。又如,法律為何要區分「完全行為能力」、「限制行為能力」,並設計「監護宣告」制度?其背後是為了在尊重個人意志自由與保護判斷能力不足者之間取得平衡。
當你理解了這些立法精神與原理原則後,再回頭去看具體的法律條文,你才能真正看懂條文為何如此規定,而不是死記硬背。沒有深厚的「內功」,再多的法條「招式」也只是花拳繡腿,無法融會貫通。
然而,是不是所有人都需要花上數年時間來修練「內功」呢?《笑傲江湖》中華山派的「劍宗」與「氣宗」之爭,給了我們另一個啟示。
「氣宗」主張先練好內功,一草一木皆可傷人;「劍宗」則認為招式夠精妙,即便內力薄弱也能克敵制勝。主角令狐沖因緣際會學到劍宗的極致「獨孤九劍」,在內力盡失的情況下,依然能憑藉精妙的劍招成為一流高手。
這就好比,如果您只是為了解決特定領域的問題,確實不需要從法律系的基礎課程開始學起。例如,您要擔任社區管委會主委,急需了解如何召開區權會,那麼直接去研讀《公寓大廈管理條例》或相關實用手冊,就是最有效率的「招式」。這能讓您具備「即戰力」,馬上解決眼前的問題。
當然,這種方法的缺點是,您的理解可能比較淺薄。因為許多法規的解釋仍需回歸到民法等基本法的原理原則。若單純從字面解讀,有時可能會產生誤解。就如「獨孤九劍」雖重招式,但其最高心法「總訣式」仍在闡述「無招勝有招」的根本原理。
綜合來看,學習法律的最佳路徑,完全取決於您的「目的」。
如果您只是想解決眼前的特定問題,例如處理租屋糾紛、擔任社區主委等,建議採取「精準打擊」的策略。直接尋找該領域的專門書籍或文章來研讀,先求能現學現賣,解決燃眉之急。
如果您的目標是通過公職或相關證照考試,那麼最有效率的方式就是「直接去補習」。補習班會針對考試範圍進行系統性的整理與教學,幫助您在有限的時間內,精準掌握考試重點,無需從法律系的基礎開始慢慢摸索。
如果您沒有特定目的,只是單純對法律有興趣,想多充實自己,那麼收聽法律類的 Podcast 節目(例如我的「法律護身符」)或閱讀法律專欄文章,就是一個輕鬆無負擔的方式。透過零碎時間的日積月累,也能逐步建立起基本的法律觀念與法學素養。
如果您立志要接受最紮實、最全面的法律訓練,那麼最終的道路還是進入大學法律系或研究所在職專班。在學術殿堂中,由教授引導,進行系統性的學習與思辨,才能真正打下最深厚的「法律內功」。
總結來說,學習法律沒有唯一的標準答案。無論您是想先練「內功」,還是先學「招式」,關鍵在於認清自己的目的。多接觸、多了解,總是有益無害的。希望這篇文章能為有心學習法律的您,提供一個清晰的入門指引,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那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