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委任律師意見不合怎麼辦?律師教你四個步驟,化解分歧、掌握訴訟主導權

11 SEP 2025 張倍齊律師

與委任律師意見不合怎麼辦?律師教你四個步驟,化解分歧、掌握訴訟主導權

委任律師,是基於一份深刻的信賴。無論是親友推薦、或是透過我們的「法律護身符」節目與文章,您選擇了一位律師,就是選擇了一位在訴訟戰場上並肩作戰的夥伴。然而,信賴不代表意見永遠一致。當您發現自己與律師的訴訟策略或法律看法出現分歧時,內心的焦慮與不安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這篇文章並非要苛責任何一方,而是要提供一套清晰、理性的處理框架。當您與律師這位「共同作戰的隊友」出現意見不合時,該如何有效溝通、化解疑慮,甚至在必要時做出困難的決定?掌握以下四個步驟,您將能重新取回訴訟的主導權,確保您的權益得到最大保障。

壹、釐清意見不合的根源:有效溝通的第一步

當分歧發生時,首要之務並非爭論對錯,而是冷靜地釐清:「我們究竟在哪個環節上看法不同?」許多時候,不同的策略選擇背後,是律師基於經驗法則與法律專業所做的利弊權衡。

舉例來說,在一起車禍傷害案件中,您可能直覺地想提出刑事過失傷害告訴,並在檢察官起訴後,提起「附帶民事訴訟」來求償,希望能藉此「以刑逼民」。然而,您的委任律師或許會建議您直接提起一個獨立的「民事訴訟」。

這時,您心中的疑問可能是:「為什麼要放棄刑事告訴的壓力?」但律師的考量可能完全不同。或許,他評估到您的民事求償請求權時效即將屆滿,若等待漫長的刑事偵查程序,可能導致您喪失求償的權利。又或者,他判斷刑事成罪的證據薄弱,不如集中火力在民事求償上,能更快、更有效地實現您的目標。

因此,勇敢且平心靜氣地向律師提問:「律師,您會這樣規劃,背後的考量是什麼?這兩種方案各自的優點和風險是什麼?」這並非質疑專業,而是在積極參與您的案件。一位好的律師,會樂於向您解釋其策略佈局,因為您的理解與認同,是訴訟成功的關鍵。律師的經驗固然寶貴,但最終的訴訟策略,必須符合您個人的最大利益與價值觀。

貳、當分歧源於「事實認知」:您才是案件最了解的人

律師的專業在於法律,但案件的「事實」,則掌握在您的手中。律師對案情的首次理解,完全來自於您的陳述。如果提供給律師的資訊不完整或有偏誤,那麼他建構出來的訴訟策略,就像蓋在一塊不穩固地基上的高樓,隨時有崩塌的風險。

一、資訊不對稱的風險:地基不穩的訴訟策略

有些當事人可能會認為「這件事不重要」或「這對我不利,還是別說了」,因而選擇性地提供資訊。這往往會對案件造成難以彌補的傷害。

例如,您在委託律師處理一項糾紛時,卻隱瞞了先前曾與對方達成過和解的事實。這項資訊足以完全改變整個訴訟的走向。又或者,在離婚訴訟中,您只向律師強調對方外遇,卻絕口不提自己其實也有過家暴行為。當對方在法庭上拋出您家暴的證據時,不僅讓您的律師措手不及,更可能重創您在法官心中的可信度。

雖然律師在開庭時能臨場反應,但這種「突襲」式的防禦,遠不如在事前就將所有資訊納入考量,進行全面沙盤推演來得穩妥。

二、您的角色與責任:提供完整的案件拼圖

請記得,您是自己案件「事實」的唯一專家。尤其在家事案件(如離婚、子女監護權)中,家庭成員間的互動、婚姻生活的點滴,這些細微但關鍵的資訊,只有您最清楚。

正確的做法是:只要您認為可能與案件有關的任何事情,都應該主動告知律師,由律師的專業來判斷其法律上的重要性。 這遠比您自己篩選資訊來得精準可靠。

即使是極度隱私的事情,例如與公婆的相處摩擦、對方的長期精神壓力,甚至是性生活不協調等,都可能是影響法官判斷婚姻是否「難以維持」的關鍵因素。不要因為不好意思或覺得瑣碎而隱瞞。您提供的資訊越完整,律師手中的武器就越多,策略的擬定也才能越周全。您與律師的關係,正是一種需要資訊共享的緊密合作。

參、當分歧源於「法律見解」:專業的碰撞與合作

當事人對法律有自己的理解,是很常見的現象,這些理解可能來自新聞報導、網路資訊或過往經驗。然而,法律的解釋與適用是一門高度專業的學問。

一、尊重專業,但勇於提問

當您對律師的法律見解有疑慮時,首先應抱持學習與釐清的態度。畢竟,正是因為對法律不熟悉,才需要委任律師。您可以坦誠地提出您的看法:「律師,我從新聞上看到類似的案例是這樣判的,為什麼我們的狀況會不同?」

這樣的提問,能幫助您釐清自己是否對法條或判例有所誤解,同時也讓律師有機會更深入地解釋其法律判斷的依據。絕大多數的律師都歡迎這種具建設性的溝通,而非懼怕被挑戰。

二、特殊領域下的知識互補:當您比律師更懂「行規」

然而,在某些高度專業的領域,您可能比律師更了解其中的「眉角」。這並非不可能,反而是一種能讓訴訟致勝的強大優勢。

試想,如果您是一位建築師,正在進行一件工程款的訴訟。您對於建築法規在實務上的應用、工程界的慣例與術語,其理解深度很可能超過一位沒有相關背景的律師。律師或許能從字面上解讀法條,但您能賦予這些法條鮮活的實務生命力。

同樣地,如果您是會計師,面對涉及複雜會計準則的財報糾紛,您的專業知識對律師而言就是無價之寶。

在這種情況下,您與律師的關係更像是一種「知識互補」的合作。您需要主動將您的產業知識、實務經驗分享給律師,讓他能將這些「行規」與法律規範結合,打造出更具說服力的訴訟主張。一個懂得尊重並善用客戶專業知識的律師,才能真正地與您強強聯手。

肆、當信任無法重建:考慮終止委任的時機與智慧

如果在經過上述的溝通與釐清後,您發現與律師之間的分歧依然無法化解,甚至信任感已經蕩然無存,那麼,您就必須嚴肅地考慮「終止委任」。

這可能是因為律師的辦案風格與您格格不入。有些人偏好風格剽悍、積極進攻的律師;有些人則希望律師沉穩保守,步步為營。如果律師的風格不僅無法與您互補,反而讓您備感壓力,甚至扯您後腿,這就是一個危險的信號。

另一個更嚴重的原因,可能是您感受到律師不夠認真,或是在專業能力上確實無法讓您信服。

請記住:訴訟是您的,人生也是您的。 律師是在這段艱難路途上協助您的夥伴,但如果這位夥伴已經無法與您同心協力,那麼勇敢地做出改變,是您對自己案件最負責任的態度。

當然,在做出決定前,務必檢視您的委任契約。大部分的契約會約定,若由當事人方主動終止委任,已支付的律師費用將不予退還。然而,相較於一場可能敗訴或讓您身心俱疲的訴訟,律師費或許是必要承擔的成本。您可以選擇更換一位新的律師,或是尋找另一組律師團隊加入,共同承辦此案,都是可行的方式。

結語

與委任律師意見不合,雖然令人不安,卻也是一個重新檢視與調整訴訟策略的契機。請記得這個理性的四步驟流程:

您是自己案件的主人,一位稱職的律師會是您最好的夥伴與嚮導。透過有效的溝通與合作,您將能與律師攜手,共同走向最有利的訴訟結局。

 

歡迎追蹤、訂閱、分享
FB臉書粉專SpotifyAppleKKBOX